阅读历史 |

49.第 49 章 算计孟蝶(1 / 7)

加入书签

回到兰萱院, 温氏静坐了好一会儿:“瑞雪,什么时辰了?”

瑞雪:“酉时了,刚刚二门那边传话来, 大爷今晚与同僚去了铭鼎鲜, 让大奶奶一个人先吃, 不用等他了,大奶奶, 传饭吗?”

温氏:“厨房那边今晚有什么特别的么?”

瑞雪:“二奶奶的庄子上送来一些鲜鱼, 好些都能有一尺多长,厨房那边做了好几样吃法,有鲫鱼汤清蒸鱼和红烧鱼剁椒鱼头酸菜鱼, 大奶奶若是想吃些别的吃法,我现在去吩咐一声也行。”

温氏:“酸菜鱼来一份,其余的,随便拿一些来可以了。”

“是。”

温氏来到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信,晾干信件后装入信封, 又仔细的用蜡封好:“夏嬷嬷。把酸菜鱼装到食盒中拿过来。”

“是。”

夏嬷嬷很快将酸菜鱼装入食盒中交给温氏:“大奶奶?”

温氏没说话, 只是当着夏嬷嬷的面把信同样放入食盒中:“你回去一趟,务必把食盒亲手交给太太,旁人问起来,就说最近天热,太太没胃口,我今儿吃到鲜鱼格外爽口,故此给娘送去一些,看看能不能也开开胃。”

夏嬷嬷:“知道了。”

打发走夏嬷嬷,温氏这才坐下来吃饭, 只不过食不知味,也不知道爹娘看到信之后,是选择相信孟蝶还是选择不相信。

夏嬷嬷坐着马车一路到达温府,从角门那里下车,拎着食盒急匆匆奔向东跨院。

温府里同样住着一大家子,老太爷是从三品的引盐御史,听起来品级不低又有御史俩字,实际上这官位纯粹就是个荣誉,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都比不上正七品督察院御史。

温氏的父亲是温老太爷的长子,也是住在东跨院。整个京城的大宅院,家家户户基本都是这样的分配布局。

“夏嬷嬷!”守门的婆子有些吃惊。

屋里面的听到声音,温太太身边的大丫鬟金丝迎了出来:“夏嬷嬷?今儿怎么有空来了?可是有事?快请进。”

夏嬷嬷:“太太在家么?”

金丝:“在家呢,才从正房那边回来,刚传了饭。”

夏嬷嬷:“那可赶巧了。”夏嬷嬷一边说一边同金丝一起往里走。

温太太卸了头上的首饰正准备吃饭,夏嬷嬷提着食盒进门:“给太太请安。”

温太太:“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夏嬷嬷:“大小姐听闻太太近日胃口不佳,今儿吃鲜鱼觉得爽口,特命我来给太太送一些过来。”

温太太顿时喜笑颜开,对身边的大丫鬟道:“这丫头也不怕外人笑话。”

银线一笑:“大小姐惦记着您,外人只会羡慕哪里会笑话。”

夏嬷嬷起身将食盒放到桌子上:“今儿太太赏我个脸,就让我伺候太太吧,我给太太端出来。”

温太太一顿,笑了:“行,今儿就赏你这个脸面。金丝银线,今儿就不用你们布菜了。”

金丝银线立刻走到门口处守着。

夏嬷嬷打开食盒,用身体挡着金丝银线的视线,将信件拿出递给温太太,这才又拿出里面的酸菜鱼。

温太太接过信件撕开蜡封,展开迅速浏览了一遍:“金丝,去请老爷,我记得他最近也没什么胃口,我瞧着这酸菜鱼确实很开胃。”

“是。”

金丝得了命令,转头去隔壁厢房请人。

温老爷今儿在冯姨娘这边,两人也刚传了饭。

“老爷,太太房里的金丝来了。”

温老爷:“什么事?”

金丝:“老爷,太太请您过去一同用晚饭,大小姐刚刚打发人来送了一道开胃菜。”

温老爷持起筷子的手就是一顿。

冯姨娘几乎咬碎了后槽牙,面上却陪着笑:“老爷,既是大小姐的孝心,您还是快些回去吧。”

温老爷看了一眼已经黑下来的天,放下筷子:“那你自己先吃吧。”

“诶。”

回到正房,温老爷一眼就看见站在桌子旁的夏嬷嬷。

“老爷。”温太太站起身迎接,夏嬷嬷行了一礼。

温老爷坐下才发现被夏嬷嬷身形挡住的放在桌子上的信件,他就说么,妻子怎么会突然请自己过来吃饭。

夏嬷嬷挡着,温老爷将信件接过,展开一看脸色瞬间精彩纷呈。

夏嬷嬷道:“老爷太太,这鱼很是新鲜,是我们二奶奶庄子上中午的时候送来的,您们先尝尝?大小姐很是喜欢。”

温太太:“好,先尝尝。”

温老爷不动声色的将信件揣在衣袖中,同温太太一起吃饭。

夏嬷嬷说是布菜,不过就开始的时候夹了两筷子,主要是回答温太太的问题。

温太太:“我听说,芸丫头的弟媳妇,你们府里的二奶奶病了?”

夏嬷嬷:“是,病了一个多月呢,不过这两日倒是好了,只是没精神,大夫说多吃多睡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