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第 47 章 大哥来了(1 / 7)

加入书签

回到栖霞院, 露微连忙问:“二奶奶,您怎么了?”

孟蝶摇摇头,背靠着软塌没吭声。

露微:“二奶奶, 您说过有什么事就一定要说出来, 不然憋屈的是自己,熬干的也是自己, 说出来哪怕发疯一场起码自己痛快了,别人死活与您何干?”

孟蝶噗哧笑出声:“真没事, 我只是原本有件事想不通,今晚看了二太太彻底想通了。”

“嗯?”

孟蝶声音彷如蚊蝇:“果然,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曾经孟蝶想不通的事儿就是为什么她会和李茂议亲, 明面上, 侯府对正二品实权大员绝对是门当户对, 实际上这事儿却根本经不起推敲。

孟蝶嫁入侯府不足两年,非常清楚的认识到, 除了生死不知的李蔼, 其余男丁全部才干平平, 侯府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完全在走下坡路, 这一点作为朝廷重臣的孟庭义不可能不清楚。

反观孟家,没出事之前,孟庭义马上就要领一部尚书,不出意外内阁有人退下他就会顶上, 长子孟长生状元出身,任职在翰林院,外放出去一任,都不用两任, 回来就是六部侍郎之一,绝对的实权派。以后熬着资历,父子先后两阁老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

孟蝶的三位叔叔,也各个都是两榜进士,名次靠前,将来前途同样不可限量。孟家显然是往上走的。

综合这些,别看侯府听着富贵,真细论起来,李茂和孟蝶议亲,是李茂高攀孟蝶。

如果说侯府与孟庭义原本有故交也能解释一二,偏偏没有,甚至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官,本就八竿子打不着,这般联姻会让很多文官家庭甚至都会对孟家带上有色眼镜。

综述,两家联姻对孟家毫无好处反而有坏处,孟庭义为什么要联姻呢?过去的孟蝶百思不得其解。今晚她看到侯夫人和宁夫人对岳氏的态度,她懂了。

侯府在走下坡路,孟庭义知道,侯府的主人们也知道,他们没有选择摆烂,他们积极的想给自己寻找另外一条路,就是走文官的路子,去考科举。

这一条线甚至从世子那一辈就开始布了,否则二老爷也不会中同进士。

只是武官想插/入文官集团那么容易吗?武官想要读书认字很容易,想要去考科举,学八股策论很难找到名师或者说真正的内行人。就算你天纵奇才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中了,步入朝堂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武将抱团,文官同样抱团。

这时候联姻就是最好也最有效的手段。

孟家是读书人家,孟蝶从小念书,只要侯府不放弃从文这条路子,身为李家的长房长媳,孟蝶过门儿简直就是自带光环,绝对是长辈疼爱,丈夫爱重,晚辈尊敬,舒心程度五颗星。

看例子就知道了,侯府下人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怎么不见宁夫人以前问大家的想法,今天问了,只有岳氏出主意,也可以说是真正参与到这个家规矩的制定,其余三房只是应声而已。

足可见岳氏在侯府地位很高。为什么高?因为她是嫡子媳妇?四老爷也是嫡子,吴氏可没这个脸面,因为她得丈夫爱重?四老爷对吴氏那才是真爱。

父亲官位高?岳氏的父亲吏部郎中不过是正五品,周氏和方氏都是伯府出身。

孟蝶闭上眼睛,她性子并不柔婉,更做不来温柔小意,甚至可以说她是好强的,她这样的性格并不符合这个时代对女孩子的期许。

在这个父母认为女孩儿有荣华富贵就已是好命的年代,她的祖父已经为她考虑,她生活会不会舒心这种精神层面上的事儿了。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二老爷启程赴任的日子,这一次依旧是外放,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外任地点在武城府,距离京城非常近,若是骑上快马,一日可来回。

虽然遗憾二儿子不能留京,但是这个距离,侯夫人也算满意。

除此之外,二房的长子李荟也留下来了,他是武举人明年同样要考武进士,家中这边无论是演武场还是教习的师傅,都比他跟随父亲赴任地要好。

送走二房一家,侯府倒是清闲了好久,天气渐冷,除了红白事情,各家各府都不在办赏花宴等娱乐宴会,宁夫人也终于脱开身。

有她在,哪怕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过年所用,温氏和孟蝶依旧比往日轻松不少,当然,想完全闲下来是不可能的,李瑾明年初夏的时候出嫁,各种嫁妆,家具一类的要重新清点保养,绫罗绸缎这些时兴的东西需要购买。

“二奶奶,二奶奶……”梨儿从院门外飞奔进屋内。

杏黄:“梨儿,什么事?大惊小怪的。”

梨儿:“杏黄姐姐,二门上的小幺来报,孟府的大少爷送了拜帖来。”

杏黄:“你说什么?”

梨儿:“孟府的大少爷送了拜帖来。”

孟蝶站在花厅门那里,整个人僵在当场:“你说谁?孟府的大少爷?”

梨儿:“是,说是今儿才到京城,先派人给侯府投了拜帖,这会儿应该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