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1. 鹊桥仙(四) “娘娘也忘不了您的弟弟……(1 / 3)

加入书签

雍州的军报一送到云京, 朝野上下几乎都松了一口气,正元帝临朝理政,令百官商议抵御丹丘事宜。

周挺押送犯官谭广闻回京, 还未入夤夜司, 便被大理寺与审刑院的人截住, 以天子敕令于众目睽睽之下提走了谭广闻。

“一定是咱们夤夜司中有人泄露消息!”晁一松愤愤道,“否则, 他们怎会知道大人你今日回京?我这就去将人揪出来!”

“回来。”

周挺脸色苍白,这一路为护谭广闻性命, 他几次三番身受重伤, “你要揪谁的人?”

“我……”

晁一松脊背一僵,语塞。

“夤夜司,是官家的夤夜司,你说, 你要兴师动众地去查谁?”周挺鬓边都是细密的冷汗, 声音虽虚浮无力,却仍有威慑。

审刑院的人与大理寺的人一块儿来, 便说明了其中定然有官家的授意。

夤夜司中有人往上透露消息, 便是官家在主动过问此事,只怕在他们入京之前,就已经有人向官家进言了。

“这是使尊的奏疏, 速速差人送去宫中。”

官家没有要见他的意思, 正说明官家不够信任他, 也许是因为晁一松护送曹栋令有些人警觉起来, 很显然,他们已经将周挺当做是与孟云献为伍的人了。

不过五日,

伴随着谭广闻因私仇而杀害苗天宁苗统制的消息传出的, 是谭广闻的死讯,他在牢中写下认罪血书,随后畏罪自杀。

而关于雍州守军曾有一半支援鉴池府,甚至是玉节将军徐鹤雪令两路军策应合围胡人将领蒙脱的这些事,血书上却只字不提。

倪素与青穹进京正逢冬月,谭广闻的死闹得沸沸扬扬,苗天宁苗统制的名字亦在市井间不断被人提及。

唯独,没有人谈及徐鹤雪。

“倪姑娘,我还以为,谭广闻这个大坏蛋进了京,咱们就有希望了呢……”青穹嘴唇干裂,连倪素买给他的饼子也吃不下。

倪素心中的希冀也被打破,她没有说话,低头看了一眼腰侧的药篓,只要这团莹白的光还在她身边,她心中才会觉得安定一些。

回到南槐街,倪素还没有走近那间医馆,便见好几个人搭着梯子,在她门前忙活着。

“倪姑娘,他们怎么摘了你的牌匾?”

青穹越看越不对劲。

倪素牵着霜戈快步走近,“请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你是?”

接下牌匾的一个中年男人看着她。

“倪姐姐!”对面药铺里的阿芳正在瞧着他们那处的动静,一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眼睛立时明亮起来,拨开人群跑到她面前,“倪姐姐你回来了!”

“这位就是这间倪家医馆的主人!”

她不忘向那些人介绍。

“哎呀,这位就是倪小娘子?”那男人面上露出笑容,“你可不要误会,我们不是来砸你招牌的,我们是给你换牌匾来了!”

“换牌匾?”

倪素不明所以。

“是啊倪姐姐!”

阿芳揽着她的手臂,兴冲冲地说,“这牌匾听说是西府相公黄宗玉亲手给你题的!”

“黄相公?”

倪素一头雾水,“他为何要为我题字换匾?”

“雍州的事咱们大家可都听说了,那位雍州知州沈大人在给官家的奏疏上说,你虽是女子,却敢上战场,雍州城被胡人大军困住,你不但给那儿的女人治病,还给将士们治伤,听说胡人还用瘟牛,想让城里的人都得上瘟病,你还和雍州的医工们一道防治住了瘟病……”

那热心肠的男人生得孔武有力,抱着个牌匾还能滔滔不绝。

他说着,一旁还有诸多附和之声。

他们都面带笑意,或有几分好奇地打量着倪素,而倪素却有些无所适从,她看着他们将那位黄相公所题的牌匾放上去,遒劲有力的墨宝旁,还有黄宗玉的私印作为落款。

而因为一个黄宗玉,倪素从来冷清的医馆,甫一开门便挤满了人。

青穹不知道是第多少次请走前来凑热闹的男病患,他虽累,但身上出了一身汗,竟也觉得不那么冷了。

“倪姑娘,我不知道说了多少回咱们这儿是为专为女子诊病的医馆,怎么总有些人听不着似的。”

他倒了一杯水喝下去。

倪素才回来,医馆内外还没打扫灰尘,便稀里糊涂地花了大半日的时间为前来求医的女子诊病,她累得趴在桌前,盯着药篓里的莹光瞧。

“我存了好多荻花露水,”

青穹走过来坐下,“可是徐将军一直这样,也不能喝啊……诶,不如这样?”

他自说自话似的起身。

倪素抬起头,“做什么?”

青穹将水囊取来,将里面的露水倒在碗中,“你把它捧出来,这一路上它都不让我碰。”

倪素“嗯”了一声,伸手探入药篓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